
- 新闻中心
儿童不同转录组学的过敏性鼻炎表型:出生队列研究
时间:2024年02月20日
儿童不同转录组学的过敏性鼻炎表型:出生队列研究
背景: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表型目前并不清楚。
目的:明确过敏性鼻炎表型,探讨其自然病程、临床和转录组学特征。
方法:在出生队列中,利用潜类别轨迹分析对从出生到12岁的1050名患儿进行过敏性鼻炎表型分析。并通过血液转录组学分析明确每种表型的潜在机制。
结果:本研究明确5种过敏性鼻炎表型:早发型(n=88,8.4%)、中期短暂型(n=110,10.5%)、晚发型(n=209,19.9%)、极晚发型(n=187,17.8%)以及从不或极少发作型(n=456,43.4%)。早发型过敏性鼻炎患儿与更高的严重程度、1岁时对食物致敏、3岁时对吸入成分致敏以及哮喘症状有关,但与气道高反应性无关。晚发型过敏性鼻炎表型与1岁时(而不是3岁)对不同食物致敏、7岁时对吸入成分致敏以及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哮喘有关。极晚发型过敏性鼻炎表型与学龄前期食物成分致敏、7岁和9岁对吸入成分致敏以及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哮喘有关。转录组学分析显示,早发型过敏性鼻炎与病毒/细菌感染的防御反应相关,而晚发型过敏性鼻炎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关。
结论:早发型过敏性鼻炎与生命早期食物成分和吸入成分致敏以及哮喘症状有关,但和气道高反应性无关。然而,晚发型和极晚发型过敏性鼻炎表型与吸入成分致敏和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哮喘有关。转录组学的分析表明,早发型和晚发型过敏性鼻炎具有不同致病机制。
点评:出生队列研究表明,有29%的过敏性鼻炎在2岁以内发病。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现有出生队列研究所获得的表型结果并不相同。这一研究中的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队列可以前瞻性探索过敏性鼻炎表型,并根据发病时间和自然病程对其进行分类。转录组学分析是研究组织和血液中基因差异化表达的工具,能够识别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对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这一研究的优点在于样本量大能够代表普通人群,采用了经医师证实的结构式问卷,并应用了转录组学分析探索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研究也存在选择偏移的局限性,高估了食物过敏的患病率。并且在转录组学的分析中,亚组受试者的数量较少。研究结果不能外推到韩国以外的种族。这一研究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后续探索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Shin YH, Kim JH, Lee SH,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phenotypes with distinct transcriptome profiles in children: a birth cohort.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7, 2024. DOI:10.1016/j.jaci.2023.12.024
影响因子:IF(2022)14.2;Q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