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临床文献
反复喘息儿童中的一种新综合征——与“沉默”鼻病毒感染相关的支气管肺泡炎
时间:2024年07月05日
反复喘息儿童中的一种新综合征——与“沉默”鼻病毒感染相关的支气管肺泡炎
背景
鼻病毒(RV)感染可引发儿童喘息发作。因此,了解哮喘患儿对RV的肺部炎症反应是很重要的。
目的
研究RV与难治性复发性喘息患儿肺泡灌洗液(BAL)粒细胞模式和炎症生物标志物随年龄的关系(n=616)。
方法
儿童接受BAL检查病毒核酸序列、细菌培养、粒细胞计数及静脉血常规炎症标志物和2型炎症标志物。
结果
尽管没有感冒症状,RV是检测到的最常见的病原体(30%),并且当存在RV感染时,75%的儿童伴有BAL粒细胞缺乏症。与未感染病原体的儿童(n=341)相比,单独感染RV的儿童(n=127)的中性粒细胞性(43%对16%)及混合性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性(26%对11%)BAL比例更高,而寡粒细胞性(27%对61%)BAL比例更低。此外,单独患有RV的儿童具有活动性感染的生物标志物,血液中总中性粒细胞和CRP均较高,但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或总IgE无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BAL检测出RV的对数几率较低,为0.82 [0.76-0.88,p < 0.001],而每日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BAL检测出RV的对数几率较高,为1.58 [1.01-2.51,p = 0.04]。
结论
严重反复喘息患儿通常(22%)有一种“沉默”综合征,为RV感染伴粒细胞性支气管肺泡炎和全身炎症标志物升高。到学龄时,这种症状就不那么普遍了,而且与2型炎症标志物无关。我们推测粘膜先天抗病毒免疫失调是其中重要的机制。
点评
作者在此提出一种新的综合征,在难治性反复喘息的儿童中,存在与鼻病毒感染相关的无症状粒细胞性支气管肺泡炎。虽然该研究的参与者没有感冒症状,并且很少检测到其他呼吸道病毒,但结果支持RV在临床稳定的反复喘息儿童肺部炎症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种族、社会脆弱性、气管软化症和2型炎症标志物后,每日高剂量ICS治疗是与BAL中检测到RV相关的显著因素。清除、预防隐匿鼻病毒感染或对控制反复喘息有益,鼻病毒有效疫苗的开发以及它们将如何影响隐匿的鼻病毒感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W Gerald, Teague., Cameron D, Griffiths., Kelly, Boyd., Stella C, Kellams., Monica, Lawrence., Thomas L, Offerle., Peter, Heymann., William, Brand., Ariana, Greenwell., Jeremy, Middleton., Kristin, Wavell., Jacqueline, Payne., Marthajoy, Spano., Elaine, Etter., Brittany, Wall., Larry, Borish.(2024). A Novel Syndrome of Silent Rhinovirus-associated Bronchoalveolitis in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Wheeze. J Allergy Clin Immunol, 0(0), 0. doi:10.1016/j.jaci.2024.04.027
